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条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第四条  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二)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
        (三)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四)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
第二章  体制和机构
        第五条  高等学校应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馆长负责制。学校在重大建设和发展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对于涉及文献信息保障方面的工作,应吸收图书馆馆长参与或听取其意见。 
        第六条  高等学校应根据图书馆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图书馆内部组织机构和岗位,明确各组织机构和岗位的职责。 
        第七条  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校区分布或学科分布设立相应的总图书馆、校区分馆、学科分馆和院(系、所)分馆(资料室),分馆(资料室)受总图书馆领导或业务指导,面向全校开放。 
        第八条  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图书馆工作报告,讨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反映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向学校和图书馆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三章  工作人员
        第九条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条  图书馆设馆长一名、副馆长若干名。 
图书馆馆长应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担任,并应保持适当的稳定性。 
        馆长主持全馆工作,组织制订和贯彻实施图书馆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队伍建设方案及经费预算。副馆长协助馆长负责或分管相应工作。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根据发展目标、师生规模和图书馆的工作任务,确定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 
        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一般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学历,具体聘用条件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确定。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新聘用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按照规定执行。 
        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聘任制,享受相应待遇。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将图书馆专业馆员培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对于在图书馆从事特种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的劳保待遇